广化寺始建于元代(公元1342年前后)。据《析津日记》记载,元朝时有一僧人,每天持诵佛号,诵一声,拿一粒米,二十年间,积到48石,愿力感动四众弟子,由此殊胜因缘开始建广化寺。元代高僧溥光之曾在这里住持寺院。
明朝初年寺院荒废,据碑文记载,成化与万历年间寺院进行二次重修,重建后的广化寺成为净土宗寺庙。重修后的广化寺规模宏大,禅宗临济派大德自如和尚接任广化寺方丈以后,改子孙庙为十方丛林,被称为广化寺中兴第一代。
清朝时期,广化寺“殿堂廊庑,规模宏大”,青铜佛像成为京都有较大影响的净土宗佛刹。道光六年(1826年)开始,募资重修了殿堂僧舍,成为子孙剃度庙。
清末民初,广化寺一度成为京师图书馆,即北京图书馆的前身。不久迁馆它处,广化寺又恢复为佛教寺庙。
1927年,玉山法师任广化寺住持。广化寺闻名四海,有常住僧众五十多位。玉山法师注重修持,率领僧众实行禅净双修。他在寺内立下了“三不”制度:不攀龙附凤、不外出应酬佛事、不私自募捐化缘,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。1933年,抗日战争期间,成立了广化寺伤兵医院,得到各界爱国人士的支持。1938年,寓居广化寺的溥心畲居士协助玉山方丈重修了山门殿、天王殿、大雄宝殿、万佛阁等处。1939年,广化寺创办了“广化佛学院”,聘请著名佛教学者周叔迦、魏善忱、修明、海岑、溥儒等任教,招收学僧数十人。后又创办了广化小学,免费招生。
1952年9月,虚云大师率弟子七人自武汉来京驻锡广化寺,当时在京的佛教界人士李济深、叶恭绰、陈铭枢、巨赞及佛教徒纷纷前来参礼这位佛学大师、禅宗高僧,广化寺名盛京城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,党和政府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,广化寺成为北京市佛教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。1981年北京市佛教协会成立,广化寺成为北京市佛教协会所在地,寺院恢复了正常的佛事活动,寺院建筑得以修复,寺院还开办了僧尼培训班,培养佛教人才。
1983年,广化寺被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。
1984年5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广化寺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。
1986年,北京佛教音乐团在广化寺成立,挖掘、整理了北京智化寺音乐。同年,北京市佛教协会成立了广物组,负责对广化寺的经书、碑拓、铜香炉法物等进行整理和鉴别。广化寺共收藏国家级文物1716件,包括图书1087部,字画282件,碑拓198件,有明水乐年间翰林院刻印的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、清雍正皇帝抄写的《金刚经》,还有不少明清名人字画。《大藏经》共4藏,2761函,也十分珍贵。
1989年8月16日,广化寺举行了佛像开光及修明方丈升座仪式。
2000年3月14日,怡学大和尚晋院升座,入主广化寺法席。北京市宗教局、中国佛教协会、北京佛教协会、河北省佛教协会、及其它友教都馈赠礼品表示祝贺。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居士写来贺信并送来金字贺轴。
2001年,在怡学大和尚的努力下,广化寺创办了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,标志着广化寺在弘化工作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。
同年大和尚对广化寺寺庙铜钟进行了全面维修,现在的广化寺建筑布局严谨,分中院、东院和西院三大院落,占地13858平米,拥有殿宇329间。主要建筑有山门殿、天王殿、大雄宝殿、藏经阁等四进殿堂,另有东西配殿、配楼,经过维修,殿宇油漆彩绘一新,各殿堂诸佛菩萨圣像重光金容,恢复了清净庄严的面貌。
2008年,广化寺并将在原址上结合什刹海的周边环境,完善寺院服务功能,并请求政府恢复放生池。重建历史规模的广化寺,为什刹海增光添彩。
本文是由寺庙铜像生产厂家原创,转载请标明http://www.cnfaqi.com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