辽宁沈阳慈恩寺简介
沈阳慈恩寺是沈阳市大的佛教寺庙,历着名的净土宗寺院,东北四大丛林之一,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庙,1988年被列为辽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,现为沈阳市佛教协会所在地。
慈恩寺位于沈河区大南街慈恩寺巷12号,寺庙坐西面东,呈长方形,砖木结构,四进院落,总占地面积1.2万平方米。1987年,慈恩寺交给僧人管理使用,作为佛教活动场所对外开放。现在,僧人在政府的支持下,筹集资金维修殿堂,寺内的山门、天王殿、大雄宝殿等都得到重修,殿宇焕然一新,安放的释迦牟尼及诸佛塑像,瑞相庄严。
慈恩寺相传建于唐代,扩建于清初,在得胜关大井沿胡同。清代又再次重修,相传,清初慧清来到沈阳,在这里重修寺庙。顺治二年(1645年),慧清又对慈恩寺进行了重修,慈恩寺从此成为大寺。
民国十年步真老和尚又扩建慈恩寺,并改寺为十方丛林。到清代末年时,慈恩寺庙宇破烂荒芜,僧人所剩无几。光绪26年(公元1900年),有一个名叫沙霁的和尚来到沈阳,他与当时千山中会寺的法安和尚关系密切,两人商量在沈阳建一座大寺庙。这一设想还得到了当时管理佛教事物的官吏张深海的支持,他们就在原来简陋的寺庙旧址上,重新修建了这座规模宏大的慈恩寺。
现在,沈阳慈恩寺每逢佛教的重大节日,都举行隆重的佛事活动,不但沈阳和周边的佛教徒和香客前来焚香叩拜,近年来寺院还接待了国外来访的佛教徒到寺参拜。
在清代,慈恩寺的香火一度冷落,当时庙内的和尚大都是务农的,认不了几个字,连主持僧人也只能诵一篇金刚经。直到顺治五年(1648年),朝廷将一位名叫函可的和尚发遣来盛京慈恩寺“奉旨焚修”,慈恩寺的历史才起了变化。
本文是由铜像厂家原创,转载请标明http://www.cnfaqi.com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