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园寺创建于元代至元年间(1264-1294)始名归元寺,距今已有七百年的历史。明嘉靖(1522--1566)之末,太仆寺卿徐泰时构筑东园(今留园)时,把已经衰落的归元寺改建为宅园,名西园,时间约在16世纪中叶。徐泰时故世后,其子徐溶舍园为寺,取名复古归元寺,并于崇祯 八年(1635),延请报国禅寺茂林律师任住持为弘扬“律宗”,改名戒幢律寺,俗称“西园寺”,该名反映出寺院高树戒律之幢,以戒为本、以律为宗的立寺原则。经茂林律师及尔后数代住持的努力,西园寺成为律宗道场,法会盛极一时,列为江南名刹。惜于清咸丰十年(1860),毁于兵燹,只剩下残垣颓壁、荒草萋萋。光绪年间,浙江按察使盛康与吴郡士绅同倡议修复西园寺,请紫竹林寺方丈荣通及其徒广慧来主持此项工作。广慧法师自承担大任之后,任劳任怨,全力以赴。他托钵四方,化缘重建戒幢律寺。从43岁到73岁,在30年中先后修建了大雄宝殿、观音殿、罗汉堂、天王殿、放生池及青铜佛像和安僧的配套设施,待基本形成了全寺的建筑规模,及完成了内部塑像,已是民国十五年(1926)。广慧法师重振寺宇,劳苦功高,西园寺再度成为吴门首刹。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,西园寺即先后被列为苏州市和江苏省的文物保护单位。
明开法师(公元1910~1994年)明开法师,俗姓徐,名德贤,浙江省绍兴县人,清宣统二年(一九一○年)庚戌岁二月出生。民国十五年(一九二六年),明开十七岁时,在本邑小庙落发出家,第二年于宝华山隆昌寺受具足戒。圆戒后分别在杭州昭庆寺、常州天宁寺、吴县穹窿山寺参禅学教,并曾于宁波观宗寺的弘法研究社,学习过天台教观。民国二十年(一九三一年),明开法师负笈厦门南普陀寺,入闽南佛学院受教,与印顺、东初、默如诸师为同学。毕业后回到江南,在宜兴海会寺、吴县穹窿寺任职事。民国二十七年(一九三八年),任苏州市瑞元寺知客。一九五○年后,明开仍在瑞元寺任执事。一九五六年,受请出任苏州市西园住持。一九六六年「文化大革命」开始,明开被遣返原籍,下乡参加劳动生产。一九六六年,「文革」初期,「破四旧」风暴袭击苏城,八月二十五日,千馀红卫兵上苏州市灵岩山寺,推倒砸烂所有殿堂佛像,焚毁名人书画、善本经书,铜香炉、破坏珍贵文物。接着,上方山楞伽寺被打掉了、寒山寺、药草庵一个一个打掉了。时任西园戒幢律寺方丈明开法师在这危急情况下,指挥若定,一方面把文物室的各种文物及善本经书立即收藏起来,其中最珍贵的三十六件,秘密移交给苏州市文管会保管;一方面把主要殿堂和藏经楼全部封了起来。他亲率僧众,日夜巡逻,严禁外人入内。为了护经护寺,明开法师斗智斗勇。当时苏州城内红卫兵两派之间闹矛盾,一派是「红卫兵总部」,于一九六六年十月五日派出六十多人,冲击市佛教协会,他们口出狂言∶「谁再吃素念佛穿和尚衣服,就是反革命分子,枪毙!」并把文件、档案、帐册、银行存折、存单、现金、金银财物,就连明开法师的手表、挂表悉数拿去。十月六日,又勒令西园寺将所有财物、法器、文物、经书等,送到红卫兵总部销毁。明开法师以西园寺是国家文物保护单位,许多善本经书具有文物价值为由,据理力争,提出先封存,以后按国家规定处理,拖延时日。之后,另一派「红卫兵司令部」派人找到明开法师,要他写材料揭发「红卫兵总部」打砸抢的事实经过。明开法师趁此机会要求该「司令部」出一张不得冲击西园寺的保护通告。果然,这张通告一贴出,当天就起了保护作用,挡住了北京、天津来的四名红卫兵。这四人先说∶「这通告是地方性的,管不到他们,他们不受这个约束。」明开回答他们∶「北京、天津的红卫兵不也是地方性的吗?苏州红卫兵管不到他们,你们又怎能管到苏州呢?」他们辩不过明开,恼羞成怒,一顿猛打,把明开打昏过去。但他们到底心虚,不敢撕《通告》,也不敢动手毁经书文物,后来在苏州红卫兵严词责问下悻悻然而去。明开法师以身护经护寺,被打成双耳失聪,而经书文物、殿堂佛像终于完好地保存下来,成为苏州市唯一没受严重破坏、铜钟基本保持完整的寺院,法师功德无量。一九七八年后拨乱反正,落实宗教政策。明开法师重回西园寺,恢复僧装,负起修缮西园寺的责任,是时他已年近七十岁。明开法师于一九九四年七月八日在苏州市西园寺圆寂,享年八十六,僧腊六十八。生前任西园寺方丈,江苏省佛教协会会长、苏州市佛教协会会长、中国佛教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、常务理事和咨议委员会副主席等职。
西园寺是戒幢律寺和西花园放生池的总称,在苏州金门外下塘街,该寺始建于元代,初名归元寺。现西园寺包括寺宇和园区,面积约10亩。西园寺布局严格,有四大天王殿、大雄宝殿、五百罗汉堂、观音殿和藏经楼等建筑。其中罗汉堂特点突出,堂中央是一尊用整根香樟木雕成的千手千眼观音,高达13米多。距离千手千眼观音不远处,有一尊特殊的佛像,它4面有4个不同面相的脸,据说代表了佛教的四大名山及主供神,即:五台山文殊菩萨、九华山地藏菩萨、峨眉山普贤菩萨、普 陀山观音菩萨。堂内还塑有大肚弥勒像,寒山、拾得像,关公、韦驮像等,其中最为著名的是“疯僧”、“济公”两像,其传神与妙趣横生令人为之倾倒,堪称杰作。在西园中与罗汉堂一样吸引游客的,是放生池中的大鼋。放生池为一蝌蚪状大池,“头部”在南,“尾部”在北,并折向东南,面积相当宽大。池内鱼鳖之类极多,大都是佛教信徒所放生。其中五色鲤鱼,可与杭州玉泉媲美。池中有大鼋,是明代所蓄老鼋繁衍的后代,寿命已历三百余年,炎热天气,才出水一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