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源于印度,由于印度佛教及其佛像传入中国的路线不同,传入中国后便形成了三种流派,分别为汉传佛教、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。佛教初传入中国,起初并没有受到中国人的重视,但后来受到统治阶层的提倡,佛教日益兴隆。佛教建筑、石窟造像,青铜佛像纷纷出现,佛像开始遍布中国各地。佛像是佛教教理的重要载体和弘法的手段之一,所以古人把佛教也称为即有缘于此。佛像在现今社会里,不但是佛教象征性的标志,而且也作为了一种艺术品受人欣赏。
特点:汉传佛像的早期主要是西北印度犍陀罗佛像,经由西域(中亚和今新疆地区)在凉州形成的样式,进入公元6世纪后逐步向中国化发展。宋元以后外来的影响日趋淡薄,除肉髻等显著的佛像特征外,已经改造为中国式的佛像形象:造型简单,宽袍大袖,面相圆润丰满,没有了犍陀罗造像的鼻直而高、薄唇等西方人特征,造像与东方人轮廓相近,形象敦厚温和,而且寺庙铜钟也有所改变。
佛教最早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?尽管学术界有多种意见,但无论是据出土实物判断,还是史籍记载,应该说在东汉初年的公元1世纪左右最恰当。汉代时期的中国人已知有佛,统治阶级更派人西行到印度求法问道,取回佛像图样,《后汉书·西域传》亦有记载。汉传佛像早期模仿印度的犍陀罗造像风格,其后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长期发展,到唐代已形成了具有鲜明汉地特点的佛像。造型变得简单,宽袍大袖,面相圆润丰满,没有了犍陀罗造像的鼻直而高、薄唇等西方人特征,造像与东方人轮廓相近,形象敦厚温和,其中铜香炉也有所改变。汉传佛像随着不同朝代的文化演变,风格上亦各有不同。
本文章由铜像厂家原创,转载请标明版权: http://www.cnfaqi.com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