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是最早铸造青铜钟的文明古国。传统上,人们将钟分为铃、钟、镈、铙、征、铎等名称。这是据其大小、用途而命名的。西方人统统称其为Bell(钟),就是青铜钟。
在河南汤阴县白营村出土了公元前30世纪的龙山文化时期的陶铃。在山西襄汾县陶寺村出土了公元前25至前21世纪最早的铜铃。商代铜铃(如动物装饰铃、玩具铃、军铃、乐铃等)也有大量出土。在安阳殷墟前后几次出土了编钟,它们具有一定音阶关系,可用以演奏音乐,那时候的钟和香炉都是主要的青铜器。西周时期编钟大发展,春秋至战国初,铸造编钟的技术达到了顶峰。曾侯乙编钟就是战国初的作品。
从考古发掘的钟来看,先秦时期,中国的青铜钟绝大部分是扁圆形体,即其横截面近似为椭圆,圆形钟极为罕见。然而,在四川广汉三星堆曾出土属于约公元前13世纪的圆形钟。可以说,椭圆形钟是小国传统,圆形钟是西方传统。两方音乐学家和科学史家说,钟的形态起源于植物的花果。石榴是汉代从西域传人的。